這一集我們要來介紹菊石👈
讓大家對菊石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
這篇會一口氣把5大重點分享給大家
大家要抓緊腳步跟上囉!
Let’s Go!!🏁
🟡【菊石的英文名字是什麼?】
相信大家都有經驗
上網搜尋🔎英文關鍵字
找到的資料會比中文關鍵字豐富許多
愛好自學的我們
一定不能不會菊石的英文⭐️Ammonite!
這個字是由古埃及太陽神「阿蒙」的名字「Amon」變化而來
因為祂長著公羊頭🐐
捲曲的羊角看起來像菊石
所以菊石的英文名稱就變為「Ammonite」
不過啊~牠的英文名稱究竟怎麼來?
其實到現在都還眾說紛紜
阿蒙神的版本是西方目前最有名的說法
➕小補充:
菊石的中文名稱來源同樣眾說紛紜
比較廣為人知的版本與其造型有關
文獻顯示中國人與日本人都認為
菊石的外觀看起來像菊花
縫合線像菊花的葉子
所以才稱牠為菊石
🟡【菊石的生理構造】
菊石外殼是螺旋狀的
內部有許多「隔壁」
將殼內部的空間隔成一格一格的小房間
這些小房間稱為「氣室」
動物體則居住在最外部的體室
我們稱之為「住室」
隨著動物體成長
牠會再分泌出新的隔壁來
並封閉出一個新的氣室
而「體管」會貫穿所有氣室
用來控制菊石的浮力
是不是聽得有點霧煞煞呢?
石青懂你們!
已經替大家畫了一張簡單易懂的圖示囉!❤️
🟡【菊石出現在哪一個年代?】
在古生代的泥盆紀初期,菊石誕生了!🎊
中生代時,數量達到巔峰
廣布於世界各地的海洋中
成為當時海洋裡最繁盛的中低端掠食者
最後在白堊紀末期滅絕
成為絕種的頭足類動物之一
🟡【菊石對於地球史的意義】
如同上面提到的
由於菊石廣布於世界各地的海洋🌎
而且演化速度很快
適合地質學家作為推算岩層年代
劃分與對比地層的➡️標準化石
因為可以細分出許多不同的菊石帶
平均每個菊石帶的存在時間
在100萬年至200萬年間
對於地層年齡的判定可以說是很準確呢!👍
🟡【變化多端的菊石】
根據目前的研究
推測菊石應該住在熱帶和溫帶的海域
因應不同的居住環境與生活型態
逐漸發展出各式各樣的殼型
而殼飾也變化多端
例如殼壁厚且殼飾粗的菊石
屬於較不活動的類型
殼壁薄且表面平滑的菊石
屬於活動型
臍部深的殼型能承受較大水壓
屬於深海型等
呼~~~一口氣講了好多!
大家會不會消化不良呢?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