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葉蟲簡介
2023-09-15


許多人第一顆收藏的化石


不是恐龍,而是「三葉蟲」‼️


因為牠的碳酸鈣質甲殼較容易形成化石


以及牠在古生代的繁殖數量龐大


是新手藏家能輕易入手的化石之一💸


 


能成為古生代的主導物種


三葉蟲必然有牠不簡單的地方


接下來石青會用3️⃣篇來好好介紹牠


讓我們一起看下去!👀


 


🐣【三葉蟲的生存年代】


三葉蟲是古生代最繁盛


也最具代表性的節肢動物


從化石紀錄得知


牠們最早出現於5.6億年前的寒武紀早期


隨後快速演化出繁多的種類


並於寒武紀末期至奧陶紀初期達到多樣性巔峰


不過,三葉蟲在寒武紀末期經歷了3️⃣次滅絕


又在進入奧陶紀後


因為天敵增加💥


其種類與數量逐漸減少


直到二疊紀時


僅剩少數種屬


最終在古生代結束時完全滅絕


在地球上生存了3億多年的歲月


生命力極為強盛👏


 


🧬【三葉蟲的生活方式】


三葉蟲生活在古生代的「海洋中」


觀察化石上的痕跡與參考現生生物-


推測三葉蟲應該是「底棲生物」


棲息於泥質的海底或珊瑚礁間


扮演掠食者或腐食者的角色


食物來源十分多樣


像是海藻、珊瑚、海綿、苔蘚動物、小型無脊椎動物、浮游生物、有機碎屑等


 


🍽【三葉蟲的天敵】


在食物鏈中


三葉蟲當然也有自己的天敵


古生代早期


牠們的主要天敵以「大型無脊椎動物🦐」為主


直到泥盆紀後


由於「魚類🐟➕」開始大量繁殖


牠們的天敵也就更多了!


當三葉蟲遇到威脅時


會將身體蜷縮在一塊以自我保護


這樣就只會露出堅硬的甲殼在外


將柔軟的腹部裹藏於內


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三葉蟲化石會呈現「球狀🎱」的原因


 


🕷【三葉蟲是節肢動物】


三葉蟲在分類上屬於「節肢動物門」的「三葉蟲綱」


想要深入瞭解三葉蟲的構造


首先要知道什麼是「節肢動物」?


 


⬇️ 節肢動物的2️⃣大特徵 ⬇️


 


1️⃣ 堅硬的外骨骼


具有保護身體的作用


節肢動物每一次成長都必須「脫殼」或「蛻皮」


身體才有更多的長大空間


所以其實有一些三葉蟲化石是牠們蛻下來的殼呢!😲


 


2️⃣ 身體有分節


節肢動物的身體與附肢都有分節


如此一來才能方便活動


附肢是成對的


用於爬行、游泳、感覺、攝食等


 


好奇大家的第一顆化石是三葉蟲嗎❓🧐


下一回我們會深入探索三葉蟲的身體構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