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葉蟲在整個古生代生生不息
繁衍出眾多的種類與龐大的數量
在當時的演化發展非常成功🏆
這一回就來聊聊 三葉蟲的分類
認識不同種類三葉蟲的型態差異🧐
🔵【三葉蟲的生物分類】
在生物分類上
三葉蟲屬於「節肢動物門 → 三葉蟲亞門 → 三葉蟲綱」
目前已發現🔟個目
再往下還能細分出許多複雜的科
以及約5000屬、約20000種
分類三葉蟲時
學者們會依據許多外觀特徵來判別🔍
「頭甲」是最主要的依據
其次還包含了面線型態、頭鞍形狀、眼部特徵、胸節數量、尾部型態、身上的疣刺、個體發育等
🔵️【三葉蟲的10個目】
石青將逐一概述🔟個目的「生存年代」與「外觀特徵」:
1️⃣【萊德利基蟲目Redlichiida】
➡️ 年代:寒武紀
➡️ 外觀:頭部巨大呈現半圓形、頭鞍分節明顯、眼睛大且突出呈現半月形、
常具頰刺、胸節多、尾甲小或發育不全
2️⃣【球接子蟲目Agnostida】
➡️ 年代:寒武紀至奧陶紀
➡️ 外觀:頭部與尾部的大小形狀相等、沒有眼睛、胸部僅2-3個胸節、
身體極小 (1-3mm,很少達到5mm)
3️⃣【褶頰蟲目Ptychopariida】
➡️ 年代:寒武紀至奧陶紀
➡️ 外觀:頭鞍向前收縮、鞍溝形狀不一、胸部較大、尾部較小、
胸部由8個以上的胸節組成、三葉蟲綱的一大目
4️⃣【櫛蟲目Asaphida】
➡️ 年代:寒武紀至志留紀
➡️ 外觀:體型較大、外型扁平、具備多樣性、頭部與尾部大小相近、
胸部常為5-12個胸節 (部分品種僅2胸節,也有高達30節的品種)
5️⃣【聳棒頭蟲目Corynexochida】
➡️ 年代:寒武紀至泥盆紀
➡️ 外觀:胸部常為7-8個胸節,很少超過12個胸節
6️⃣【裂肋蟲目Lichida】
➡️ 年代:寒武紀至泥盆紀
➡️ 外觀:胸部常為8-13個胸節、部分種類具有非常多的刺
7️⃣【齒肋蟲目Odontopleurida】
➡️ 年代:寒武紀至泥盆紀
➡️ 外觀:頭部凸出、頭鞍兩側平行或向前收縮、自由頰具有粗大頰刺與一列短刺、
眼部顯著、後頰式面線、肋葉帶成對的邊緣刺、
胸部由8-10的胸節構成、尾部短由2-3個環節構成、殼面多具疣點或細刺
8️⃣【鐮蟲目Harpetida】
➡️ 年代:寒武紀至泥盆紀
➡️ 外觀:頭蓋扁平呈現鐮刀狀、面線被擠到頭蓋邊緣、眼睛退化為一個點、
眼脊明顯、頰刺超過胸節、胸節多在10節以上、尾部小而橫向長
9️⃣【鏡眼蟲目Phacopida】
➡️ 年代:奧陶紀至泥盆紀
➡️ 外觀:頭鞍向前膨大、複眼極為發達、多為前頰式面線、尾甲較短、尾部分節明顯
🔟【砑頭蟲目Proetida】
➡️ 年代:奧陶紀至二疊紀
➡️ 外觀:身體呈流線型、頭鞍大且明顯、頭鞍常佈滿疣點、具延長至體側的頰刺、眼睛多為全色眼
由於三葉蟲化石的演化特徵明顯
加上數量龐大與分佈廣泛🌍
一直是鑑定古生代地層年代的重要指標👑